20191025随想

鄙校又有两人合体账号上紫了,引起了一些同学的不满。我倒觉得这无所谓,大不了此号不再表示个人实力,而是代表两人合作形成的小队伍有上紫的实力……(然后ljr发奖时就说:恭喜xxx和xxx组成的小队达到2000分,赠送该队耳机(咕咕咕~)一副)

但抛开这个不论,组队训练还是非常重要的。虽然这种操作让cf的分有点“虚”,但无形之间增加了大量组队训练的机会。我觉得这正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东西。


下午做了个梦,梦见啥忘了,但就是让人不想爬起来……

也许在梦境世界有另一个我们……

梦醒了,继续起来刷题。今天又是阳光灿烂的一天呢。


说到刷题。可能有些同学觉得鄙人有啥天赋,或者某些题莫名其妙的就会做。其实没有的事。

本人高中时很菜,高二搞了两个月oi,结果考下来还不如高一。高三搞了一天,结果莫名其妙省一(其实名次还是不如高一,但那年名额放水)。后来大学决定弥补遗憾(?),没上大一的暑假就在边搞项目边刷luogu。项目半黄不黄了,洛谷倒刷了不少。

另外就是大一上的时候,丝雨学姐的project,每周刷多少题,写题解报告。刚进队的同学可能都刷萌新题啥的,我就找nwpu练着玩系列,那时候就刷了一堆dp、二分、stl啥的。虽然并不很多,但很明显对之后的cf涨分起到了作用。
(那时候可能是成长力的巅峰时期,会分数规划,会图论,会数据结构,会stl骚操作,还有各种莫名其妙的贪心和脑洞题……)

现在已经好久没刷那里的题了,也好久没写啥题解,却沉沦于一堆乱七八糟的专题和新算法中,该会的也都不会了,学一个新东西还要好长时间(成长力A->E)。

当年wdl靠着刷水题熬过了瓶颈期,我也必须找到我自己的方法,来度过这最艰难的时期。


关于学习和ACM。冲突是必然的,关键在平衡。这都是废话。

但是,舍弃平时的上课来搞算法,这值得吗?

上大学究竟为了什么?我认为,被ACM束缚住自己的一切大学生活,很亏。

而我自己却正处于这样的状态。


很多人叫我金爷,我也知道我不配。这个名字是wdl起的。出处我大概能猜到,当年他们称金策为策爷。wdl给我起这个,半是讽刺,半是激励。

作为报复,我也继续叫他wdl。


我最怕听到的,却正是wdl常说的一句话:这道题liu总肯定把它秒了……

于是我就知道我又要背锅了。

我在团队中的定位,还是偏思维,偏脑洞,正经的题常常不会,说明仍然缺知识基础。为了弥补,我曾经刷了一些线段树,耗费了很多时间,但是不仅没有用,而且得不偿失。

结果就变成现在这样脑洞也不行,算法也不会的状态。

我感觉我学算法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,只是知道这玩意是什么,怎么用这玩意,却没有真正理解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,为什么这么来。原因很简单:新的算法和以前学的相比,难了,不好理解了,要追求和以往一样的学习的速度,做不到。暑假的时候自学SAM,对着博客盯了三天,还是没有彻底理解构造的原理。现在要是不给板子,还是不行。

其实仔细回想,当年学dp还要费劲……但是那时候年轻,容错空间很大。现在根本不可能给你一个学期去理解dp到底是啥。即使是SAM,也是如此。你要学新算法,必然大量占用刷题时间,而且学了还不一定考,考了也不一定做得出。

再说思维题,对于大部分人,没有啥天生有脑洞的事,都是刷题刷出来的(lcw裸题除外= =)。

wdl说他去刷div2的E题,那时候我其实非常想说,让我去刷吧,你好好搞数据结构和数学。

但那句话还是没有说出口。我还有计算几何、字符串的大锅,搞这俩玩意已经焦头烂额。马上还有复变期末,才刷了三分之一套题,就来写这个文章。

要是再等半年就好了……

但是,之前那些玩游戏、刷新闻和破站的时间呢,不是白白流逝了么……


计算几何这个东西,之前已经付出了大量的精力,效果却不怎么好,现在板子有没有锅都不知道。有一道水题,老早就过了,结果把板子的template去掉,就过不了了。根本不知道为什么。

计算几何这玩意,题目要是水,就是瞎暴力,大家都能过;要是难,你也过不了。代码量大不说,还难调,精度还随时有可能爆炸。我不知道计算几何是不是应该就此收手,希望能和队友商量一下。


马上就是区域赛了。虽然时间不多,但仍能临阵磨枪。共勉。

忘了一件事。刷题绝对不能只追求量,一定要彻底参透刷过的题,不然等于白刷。
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道理,可是一看周围的人刷题量都蹭蹭蹭往上涨,又不知不觉地继续堆刷题量了……